堅固 安全 綠化 美學

『捉刀』、、捉劍不可以嗎?

 

 

在古書典籍中,有時我們會看到,文筆極佳的人代人寫文章,再不然就是電影裡常演的,請文筆好的文人代為書寫追求佳人;而就被稱為代人「捉刀」。如:清朝徐述夔《八洞天.補南陔》:「弱筆豈堪捉刀,還須先生自作。」另清朝俞樾《春在堂隨筆.卷十》:「于歸後,為其婿捉刀。作試帖詩甚工。女子能詩者多,能為試帖者頗少。」但是,為什麼古人把替別人作文章稱為「捉刀」呢?

 

「捉刀」一詞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原來,這個典故發生於三國時代。當時魏國在曹操率領之下,統一北方,聲威遠播,因而一些少數族群接連來歸附。有一天,匈奴特派使者來謁見曹操。曹操自認為形貌矮短,身材不夠雄壯高大,將無法讓遠來的匈奴使者信服。於是,曹操便命崔琰代替自己來接見匈奴使者。

 

崔琰長的聲姿高暢、眉目疏朗,再加上鬚長四尺,正中端坐,接受來使參拜,顯得很有威望。曹操則手握鋼刀扮成侍衛,站立在崔琰的榻床旁。 匈奴使者拜見後離去,曹操立即派遣間諜向使者探詢說︰「你覺德魏王如何?」使者回答說︰「魏王儀表出眾,不過,那個榻旁捉刀人的氣度非凡,我看才是個真英雄啊!」

 

因此,「捉刀」 原是執刀護衛之意,後來才被人們引申為替別人作文章。

 

 

(圖片來源:pixabay)

分類: 典故好好玩
發佈日期: 2009年07月14日
觀看人數: 2113
回應: 0

我要留言

Name
Email
Post
0 回應
首頁 /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