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建築必須符合生物多樣化、綠化、基地保水、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水資源、污水與垃圾改善及室內環境等九大指標,才能符合「綠建築」的標準。
*生物多樣化是以生態化的埤塘、水池及河岸來創造多層次生態綠化環境。
*綠化則指利用建築基地內自然土層及屋頂、陽台、外牆的覆土層來栽種植物,藉此擴大綠地空間,多種植喬木及灌木,符合多層次綠化的功能。
*基地保水指建築基地內自然土層及人工土層涵養水分及貯留雨水的能力。
*日常節能指以空調及照明耗電為主要的評估範圍,包括建築外殼、空調節能效率設計及照明節能效果等。
*二氧化碳減量指所有建築物軀體構造的建材,在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能源換算出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結構輕量化、合理的結構設計及木構造設計為主。
*廢棄物減量指建築施工及日後拆除過程中,所產生的工程土方及棄土數量多寡。
*水資源指建築物實際使用自來水的用水量與不般平均用水量的比率,又稱節水率,包括採用節水器具、設置雨水貯留供水系統及設置生活污水重複使用系統等。
*污水與垃圾改善則著重於建築空間設施,在施工階段、住宅外的其他建築物及垃圾集中空間的使用管理等。
*室內環境指標則指隔音、採光、通風、換氣、室內裝修、室內空氣品質等影影響居住健康與舒適的環境因素,是否採用具有綠建材標章的健康建材等。(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2008/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