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每天清晨我都在一片鳥語啁啾聲中醒來,也可能因為從事的工作與房子有關,對於鳥巢,我是極有興趣的;觀察鳥的行為絕對脫離不了鳥巢,而人們對於鳥巢的了解,可以追溯到西元前11世紀、詩經中記錄的「維雀有巢,維鳩居之」,鳩佔鵲巢的「鳩」就是紅腳隼,這類猛禽自己不築巢,會整以暇地等待喜鵲築好巢之後大方進駐,這可是史前的霸凌行為啊。
城市人們最熟悉的鳥巢,就是騎樓角落的燕窩。燕科鳥類是典型的泥土築巢者,鳥巢由雄鳥與雌鳥一同打造,一對家燕平均得啣回200~300個濕泥球,花費約10~12天工期,才能打造完成專屬鳥巢。相較於燕子夫妻協力建造家園的行為,俗稱「菱角鳥」的水雉則顯得另類多了;水雉使用腐爛的水草、沉木直接在水上築巢,因為奉行一妻多夫,配對好的水雉由公鳥築巢,母鳥只會在滿意的鳥巢中下蛋;在一個繁殖季節中,母鳥會在好幾個公鳥巢中下蛋,並由公鳥負責孵化小鳥。水雉的鳥巢很淺,不過別擔心,牠們的鳥蛋都是防水的,即使泡幾次水也不妨礙孵化。
國家地理頻道曾經介紹過一種園亭鳥,被喻為「長著羽毛的畢卡索」,牠們搭建出來的鳥巢讓人簡直嘆為觀止。園亭鳥的亭巢可分為「步道式」及「花柱式」;前者有一條長行步道,主要由小樹枝、小石頭或苔蘚構成,步道一端擺設許多蒐集來的鮮豔花朵、甲蟲殼、漿果、羽毛等,構成一個絢麗舞台,是園亭鳥大跳求偶舞的地方。花柱式亭巢通常有一根或數根直立式木柱,木柱上裝飾許多小樹枝,其周圍環繞各式蝸牛殼、果殼、新鮮花朵等,活脫脫就是羅密歐與茱麗葉對唱情歌的華麗舞台。越華麗的亭巢,象徵雄鳥能力越好,越有機會獲得母鳥青睞,端出這種豪宅等級的家園,一切只為贏得美人芳心啊。
鳥巢不單單只是兩人的小世界,也有集合住宅的形式,生活在南非克拉哈里沙漠的社會織巢鳥,就是一種群聚巢。這種集合住宅包含30~100個巢室,可提供約400鳥居住,可能包含三代都在同一個群聚中,一起居住、一起吃食、一起警戒,簡直和人類聚落沒什麼兩樣。
最近媒體一直報導買房的痛苦指數,看看這些自己蓋房子的小東西們,是不是覺得比較療癒了呢?因為人類長期開發,使得鳥類棲地不斷變小,一些原本在森林翱翔的鳥類漸漸變成都市遊俠,也開始在水泥叢林中築巢,讓人看了真的於心不忍。是不是有什麼兩全其美的辦法,可以讓鳥類與人類並存呢?每次聽見婉囀鳥啼聲,我就會開始思索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