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固 安全 綠化 美學

燃燒的靈魂 – 去看梵谷展

我以生命做賭注來畫,為了它,我可是喪失了正常的理智。  -- 梵谷

 

認識梵谷好像是從”星夜”、”鳶尾花”、”向日葵”入門的,那個時候覺得這個畫家用色及筆觸這麼大膽,應該是個熱情澎湃的人;後來聽說他的割耳事件,最初的版本好像是因為求愛被拒,想說這也滿符合他那完全不受拘束、又強烈到讓人無法移開視覺的畫風。後來陸陸續續接觸到他更多的作品,才漸漸知道,這些看似大膽的用色跟技法,是因為他原來有一個被禁錮、無法獲得自由的老靈魂。

 

這次的展出內容有很多都是1866年以前的作品,利用碳筆做為主要繪畫工具,內容盡是許多佝僂、或是愁苦的工作者;像永遠有雙大腳、吃力走在田地上的農夫,或是在幽暗的房間中、完全看不到面部表情,但你完全可以嗅到悲苦氛圍的編織女士…令人驚訝的是梵谷畫筆下的愛人克里斯汀,完全沒有一絲濃情蜜意(我個人覺得,畫中的克里斯汀,看起來甚至有點兇惡),後來我閱讀完梵谷的生平,對於這段時期他一方面窮困潦倒,但堅持要貼近工作者真實的面貌,所以作畫始終不用模特兒,而描繪他生活周遭的人物,才恍然大悟,面對社會最底層的環境,碳筆原來是最貼近小人物的顏色。

 

阿爾時期(1888~1889)應該是梵谷用色最為明亮的階段。但別以為是因為他在巴黎見識了他從不認識的繁華—我們知道梵谷從不追隨主流。如果你被畫作”餐廳”色彩繽紛的點描技法給騙了,以為從此梵谷脫離幽黯邁向普羅旺斯的康莊大道,以為”黃色小屋”、”向日葵”、”臥室”、甚至讓人心神迷醉的”星空下的咖啡館”是他靈魂重生後的作品,恐怕你是太過樂觀了。在這個時期,梵谷畫作大量採用的黃色是文藝復興以來、學院派忌用的顏色,在梵谷的作品中,這樣太過明亮的黃並不讓人聯想到陽光或歡樂,反而覺得他刻想掙脫某種束縛,或是表現出一種強烈的不妥協。

 

在聖雷米時期(1889~1890),我們熟悉的、漩渦圖騰跟燃燒的線條出現了。這個時期也是梵谷因為癲癇住進療養院的時期,他的畫作在題材受限的同時,其實也是最狂野奔放的。像我們熟悉的”星夜”、還有這次展出的”普羅旺斯夜間的星空路”、”橄欖樹”,不論是高大的絲柏、或是原本豐饒的桿欖樹,都以怪異扭曲的線條、讓觀看者的心跟著一起糾結著;我們不禁想要問說”為了藝術,究竟需要付出什麼代價?”

 

現在我們來到了最後的奧維時期(1890),這個時期僅有短暫七十天。這一年的7月19日,梵谷在麥田舉槍自殺。後來的人,在他這個時期的畫作找到蛛絲馬跡,像流露的濃濃不祥味道的”麥田鴉群”、以及這次展出的藍色”薊花”—相較於尚稱甜美的”鳶尾花”,生長在旱地、帶有毒刺的薊花,在梵谷生前最後一個月扮演的角色,格外讓人注目。我在”薊花”前佇立良久,慢慢看到在枯萎雜亂的葉片中,藍色薊花看來像是已經即將枯萎,卻呈現出一種令人吃驚的燦爛—就像梵谷的靈魂,走到了小徑的盡頭,再也無力前進,於是用生命最後的溫度,透過燃燒與沸騰,終於尋找到無拘無束、真正的自由。

 

**想邊聽”Starry starry night”邊觀賞梵谷畫作,您可以聯結到以下網址:

    watch?v=nkvLq0TYiwI

 

(圖片來源:pixabay)

分類: 下班好好玩
發佈日期: 2010年01月07日
觀看人數: 2358
回應: 0

我要留言

Name
Email
Post
0 回應
首頁 /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