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時候,我就一直覺得中國字是全世界最美的文字。
“望文生義”應該是中國字最好的寫照了,像是”山”、”川”、”日”、”月”,看到這些字會讓我們很快聯想到字所代表的形體;不論是刻在獸骨上的甲骨文、或是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金文後來成為小篆的源頭),這些字跟本就是圖型;此外還有”目”,”耳”、”齒”、”心”等,這些字的原始形體,完完全全就是按照人體器官所繪製而成。
根據1989年的統計,在出土的甲骨文中已發現227個簡單的象形字,然而研究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西元121年),總數已增加到364個字。這些字很多現在都還通用—想到我們和三千五百多年前的人使用同樣的文字,這樣的念頭總讓我快樂到幾乎顫慄。
但中國的文字之美不單單在象形文字,我個人以為”會意”字是最能表現中國人智慧及幽默的發明。像是三棵樹木形成”森”(二木還只是”林”喲。”森”跟”林”的定義,從字面上就可以完全理解。),同樣都會發光的”日”跟”月”組合成”明”,還有”人””言”成”信”……我覺得最棒的會意字莫過於”好”字,我們知道很多不好的字其實都是女字旁,也許倉頡先生在某個夜裏驚覺到自己對於兩性原來有這麼大的不同偏好,才在最後匆匆造了一個”好”字彌補過失吧?
"女""子"成"好","田""力"成"男",還是這只是古人男有份女有歸的寫照?
“說文解字”中的會意字已經高達1,167個了,好像造字到這裏也陷入瓶頸了,聰明的中國人就想出了”假借”字。例如代表數量的”萬”字,最原始的意思可代表毒蠍子呢,它的古字是”蝎”,在古代”蝎”和”萬”發音相同;至於這兩個字為什麼意思可以互通?會不會是在古代溫暖潮濕的黃河流域跟本就佈滿無數的毒蠍子呢?原因我們不知道,但”萬”的原始字源的的確確是一隻有兩支大螯、以及一條上勾尾巴的蝎子,後來因為假借的方式,成了後來計量的”萬”字。
和假借字同樣隱晦的還有轉注字,不過這已經屬於漢字專家研究的領域了。
到了型聲字的時代,我們的字開始有了聲音。小時候認字的口訣”有邊讀邊”就是形聲字的精神,這群字大都由兩個字結合而成,一部份表形、一部份表音,所以某些字即使第一次接觸,我們還是可以大略念出並猜中它的意思;像是”坊、枋、方、妨、魴、放”。瞧,造字是不是超有意思。
漢字可說是古人智慧及幽默的極致代表,可惜大陸1956年通過的”漢字簡化方案”,完完全全砍斷我們與古老祖先的連結,漢字的”望文生義”,在大陸從此宣告結束。好在台灣近百年來還保留完整的漢字教育,讓我們在牽著小寶貝的手,一筆一畫學寫字時,還有很多的漢字故事可以說。可惜這幾年流行的火星文,讓漢字的意涵又開始混亂,父母在吃力學惜火星文時,偷偷希望這只是一個流行現象。現在基礎教育對於文字已經忽略到什麼程度?我在小孩的作文中看到數量日益增多的表情符號,而我手中這本”漢字的故事”,竟是由瑞典人所編寫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