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約在40億年以前誕生於海洋中,所有哺乳類的祖先原本都是海中生物,一直到3億6萬年前才爬出海洋,展開陸地生活。約在200萬年前,人類的頭蓋骨開始擴展;由早期人類聚落遺留下來的貝塚顯示,人類正是這個時候開始大量食用海鮮。腦部大小取決於DHA,缺少這種物質、人腦就無法建構腦細胞膜;在食物鏈裏,DHA的唯一來源為魚類,如果沒有魚類,我們可能還是小頭小腦的猿類,可能這首海鮮輓歌也不會被譜曲寫成。
看看我們怎麼對待這些幫助我們登上萬物之靈寶座的老老祖先。
1366年英國人發明拖網,海洋就限入濫補的悲慘命運。這種趕盡殺絕式的捕魚方式,不但獵捕遠比人類消耗多得多的魚數量,連帶也摧毀有”海洋花朵”之稱的淡菜、牡蠣苗、以及黏菌等生物,這些可是大魚賴以維生的營養源。據估計,北海在工業時代之前有770萬噸的鱈魚,身長平均一公尺,但是北海現在整體生物質量據信只有4萬5千100噸,平均身長只有40公分。要建立起一座海洋寶庫要花上上億年時間,但人類摧毀它僅花了短短的200年。
濫捕、氣候變遷、水污染,加上魚類大量被製造成肉類養殖業的飼料,我們一直以為海資源取之不盡,但枯竭現象已悄悄在近百年展開。我們大啖海洋食物鏈上層的生物(包含鮪魚、劍旗魚、鯊魚等大型掠食性魚類,權威期刊”自然”刊登的論文顯示,這個層級的魚類有90%已被捕撈一空),中層跟底層則因工業化使用隨之劇減。全世界捕魚量在1988年達到7,800萬噸高峰,此後以每年50萬噸的速度遞減;目前的駭人預測包含世界上的野生海鮮只夠我們吃到2048年為止,而在2075年、全世界珊瑚礁將死亡殆盡。或許我們可以預見未來的海洋面貌;再也沒有伴隨船隻滑行的魚類,海洋中盡是漂浮的水母與浮游生物,一起在寂靜但也喧嘩的海水中,快樂的嬉鬧著。
誠如一開始所說的,魚類是人類重要的蛋白質來源,我們勢必不可能完全捨棄這樣的食物選擇。如果能透過適當的選擇,已崩塌的海洋食物鏈還是可以慢慢進行修護的,我們要盡量選擇食物鍊中、下層的魚類,這些不但數量豐富,營養價值高,遭受到的污染也較少。寫這篇文章時,我在google搜尋了一下”魚類選擇卡”,想知道什麼魚該吃、什麼魚不該吃,結果只找到一拖拉庫介紹美味魚料理的網站—沒關係,書中介紹了一些相關網站,我想對於同樣關心海洋資源的你,會有很大幫助。
** 水產監控 ** (http://www.seafoodwatch.org)
我在裏面順利找到我要的”魚類選擇卡”,因應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內容,像我就列印了一張東南亞的魚卡,打算跟親朋好友一起分享。
** 世界保育聯盟 ** (http://www.iucnredlist.org)
可以在裏面找到目前受威脅的水中生物。如果你喜愛的海鮮被標上「VU」(易受害)、「EN」(瀕絕)、「CR」(緊急瀕絕),購買前請三思。
** 水銀中毒 ** (http://www.gotmercury.org)
輸入你吃的海鮮名稱,你的體重及餐點份量,網站上的計算器就會根據美國環保署標準,計算出本週吸收的水銀量相較於安全限度的百分比。
(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