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買個不停,丟個不停,卻沒發現自己的健康和生活的環境,就在這個過程中被徹底蹧蹋。 -- Annie Leonard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時代。東西便宜到匪夷所思。看看到處林立的10元商店、百元商店,讓我們的購物行為往往不經大腦就可以滿載而歸;還有修理故障品比買新的貴,重點是我們也不大知道去哪裏找人修,然後我們又發現買回家的東西壽命越來越短—於是日子就在丟東西、買新東西中循環,讓購物成為衣食住行以外、不可缺的第五種每日必備。
若說這種奇怪現象和全球暖化息息相關,你相信嗎?我原本不知道,但是看完這本”東西的故事”讓我開始感覺不安。從”東西”的原料開採、生產、配銷、消費、到最後丟棄,這之間充斥對於環境、以及弱勢團體的不友善,但我們這些痲痺的消費者,卻常為自己的消費行為沾沾自喜。
看看你的辦公桌上,堆積最多的是什麼?紙張。你知道生產一噸紙要花上98噸其它如水、油、金屬等物料嗎?在美國,40%的垃圾是廢棄紙張;單單看高空攝影東一塊西一塊地表禿掉的痕跡就知道,我們砍掉地球之肺、造就每天信箱中收不完的廣告DM。再來看看水。我們知道地球只有2.5%的淡水,但這些淡水大部份被冰封在冰冠中、或深埋在難取得的地下蓄水層中,全世界人類可以直接取用的水只佔1%。這麼短缺的水,不但和人類每天生活有密切關連,許多產品製程也少不了它。如果沒有重覆循環利用,製造一噸紙,要消耗300~400噸水,做一件T恤,要用256加侖的水灌溉棉花,至於製造一部典型美國汽車,則要用掉車重50倍的水—也就是39,000加侖的水。你真的以為水籠頭一開、水就源源不絕流出來的好日子是天經地義嗎?專家預測,2025年全球將有3/4人口面臨水荒。在我們有生之年、是不是可以不要經歷配給水的恐怖經驗,就看我們從現在起、以什麼心態看待、以往覺得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水資源。
原料開採消耗龐大資源,製造過程造成的傷害也令人目瞪口呆。拿我們最愛穿的純綿衣服來說,棉花種植只佔世界作物面積2.5%,卻用掉世界10%的肥料、及25%的殺蟲劑,它同是也是全世界灌溉量最大的作物之一。白色T恤使用超強劑量漂白水染色、彩色T恤則用其它化學染劑,染色過程中使用苯、重金屬、甲醛固定劑、和許許多多我們甚至沒聽過的化學品,做成布料之後,還要經過柔軟、防皺、防漬、防臭、防火、防蛀、防靜電等處理,這些化學品,很多都有毒,大部份變成廢水污染我們的土壤,一部份隨著衣服穿在我們身上。誰敢保證皮膚過敏、呼吸道不適、睡眠障礙、記憶力減退、還有更多的不適和身上的化學品沒關係?這還只是衣服,日常生活使用的塑膠製品早就成為地球頭號公敵了,從製程中消耗大量石油、並釋放如戴奧辛等大量有毒污染物,此外它的添加物如汞和鉛、都屬神經毒素重金屬,會釋放到空氣中或滲透到我們食物中;而我們最愛的3C產品基本上就是金屬、塑膠和化學品的集大成…我們購買越多消耗,就表示我們參與越多這些污染、以及更多”資源詛咒”(許多礦產原料國並未因為礦產致富,例如鑽石、黃金、石油、稀有金屬等…反而因此成為兵家必爭的貧窮國家。我們也都很清楚最後財富落到誰家。)
但是這些問題難道都無解嗎?如果企業都還只努力在壓縮成本、而未在製程中尋找更環保的方式,或是未建立更人道的工作環境,難道消費者只能逆來順受?我們首先可以從減少消費做起,並且要求企業尋找對環境友善、對人體無害、並且有更長壽命的製品(你有沒有發現電氣用品越來越便宜?但也越來越不耐用?);我們需要更多的消費資訊,告訴我們哪些企業是真正對環境負責的企業,哪些企業一方面微笑面對消費者,背地裏卻製造出許多傷害地球以及人類的黑心商品。
如果你還以消費為樂,“東西的故事”這本書是一面警鐘、它披露許多你我忽略的事實,告訴我們、唯有理性的、負責任的消費,才是真正的綠色消費。
您可以到以下網站參考“The story of stuff”影片
watch?v=FlQh1TAyAhw&feature=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