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歡讀詩讀散文的我,竟是對於”手帖”如此陌生。手帖—這是文人之間的書信便條,因為書法優美的緣故,得以經過長年歲月之後仍可以完整保存、成為後世臨摹的”帖”(回想起小時候的書法課,我的筆墨畫在手上、衣服上的遠比寫在紙上多得多,一定是這樣、讓我與”帖”的美麗世界錯身而過)。
書法很糟的我,對於名家大作完完全全沒有鑑賞力,碰到喜歡的書法,是因為那些筆觸和線條在我眼中根本就是一幅畫;或是拘謹、或是飛揚、或是宛如一線神秘河流、亦或是漫天飛舞的野禽……但是在蔣勳先生的解讀下,看不懂”帖”的我、卻完全沉迷在其中無法自拔。
“帖”之所以迷人,是因為它的不做作。因為是朋友間的書信往返,沒有人會把它當文學大作來經營,所以看不出刻意雕琢、或是濃妝豔抹,”帖”很簡單、很隨性,還有一種只有你知我知那種隱隱約約的曖昧—一句簡單問候的”卿佳不?”、或是表達心力交瘁的”力不具”,完全沒有裝飾或贅言,卻能完完全全表達出書寫者的心情,這正是”手帖”無可比擬的魅力啊。
對於王羲之,我的認識其實非常非常有限,只知道他愛鵝成癡、他寫書法把住家附近的一個池子洗筆洗成池水都成黑色,因而成了墨池,只知道”蘭亭序”、”快雪時晴帖”,印象中那麼消遙洗練的人,卻在他的手帖中呈現出強烈的感情—像是<何如帖>的”中冷無賴”(我的心境荒涼、對一切感到冷漠,感覺百無聊賴)、<喪亂帖>的”痛貫心肝”、<寒切帖>的”寒切、比各佳不”(切骨寒冷的天氣,大家都好嗎?)……我心目中自在逍遙的書法大家,自此入世、成為一個有強烈情感、活生生的真實人類。
“禮輕情意重”或許是手帖的最佳寫照。短短幾行字,傳遞給好友的情意卻是無限。<執手帖>以”足下各自愛”提醒老朋友們要好好的多愛自己,這在兵荒馬亂的南朝、毋寧是一句再貼切不過的叮嚀;<雨快帖>的”悉雨快”、讓我想到許多驟雨時刻,但我從沒想過用這樣簡單的字、來形容萬馬奔騰的心情。我希望讀帖的我,有一天也可以寫下這樣的短箋”奉橘三百枚。霜未降,不可多得。”
 這款啤酒很夠味
        Feb 20, 2024
					        
        這款啤酒很夠味
        Feb 20, 2024
       那些無腦的
        Nov 09, 2023
					        
        那些無腦的
        Nov 09, 2023
       歡迎來到超現實世界、遇見超現實達利
        May 05, 2022
					        
        歡迎來到超現實世界、遇見超現實達利
        May 05, 2022
       永恆的晨星—2022年。慕夏展
        Apr 07, 2022
					        
        永恆的晨星—2022年。慕夏展
        Apr 07, 2022
       黑暗中的曙光-洞穴醫院
        Mar 09, 2020
					        
        黑暗中的曙光-洞穴醫院
        Mar 09,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