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從學校回來,看見我在喝綠豆湯,老氣橫秋的說”媽咪,讓我也分杯羹吧。”我舀了杯綠豆湯給她,母女倆人聊起了”分杯羹”的典故。
秦末,楚王項羽和漢王劉邦爭奪天下,項羽綁架劉邦的父親想要逼劉邦撤兵(這個時候,項羽事實上已經被劉邦圍攻至幾乎彈盡糧絕。)
項羽做了一個高腳俎(古代用來盛祭品的禮器),把劉邦的父親放在上面,對劉邦說”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沒想到劉邦不為所動,他回答項羽說、你我都是楚懷王的臣子,懷王讓我們約定做兄弟。如此一來,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你一定要煮了你的父親,那就分我一杯羹喝吧。
哇哇哇,果然是一代梟雄,竟然敢拿老爸的生命作賭注,難怪可以建立四百多年的漢代王朝。分杯羹的由來就是這樣一個有點血腥的典故,所以很少正人君子引用這句話。
小米喝完了綠豆湯,意猶未盡,追問著”媽咪,那項羽後來有殺了劉邦的爸爸嗎?”這個時候我的心思已經飄到烏江畔”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的悽美場景了,我把故事的結局當作小米的暑假作業讓她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