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固 安全 綠化 美學

太陽房子

在看這本書以前,我對於”太陽房子”的認識僅只於”在屋頂上鋪滿亮晶晶的光電板,白天吸飽了太陽能,晚上就會變成電能供給全家使用”—聽起來好像作夢一樣!看完了這本書,我的腦袋多了”技術發展”跟”經濟效益”兩個概念,畢竟全世界太陽威力最大的地方在非洲,而這裏的居民也是最負擔不起太陽房子的一群。

 

為什麼要居住在太陽房子裏?說穿了不外是為了”健康”。

當我們學會如何充份利用太陽能,除了利用太陽熱能燒熱水、取暖以外,還可以將太陽光能轉化為電能,供作屋子內電器使用;既然是太陽房子,就表示”天然ㄟ尚好”,所以房子也要符合隔熱及通風等原則,這樣我們就不用拼命開關冷暖氣才能達到冬暖夏涼,我們從此可以親近春花秋月、可以擁抱夏日風冬日雪。當我們不用再費力思量要多蓋一間核電廠或火力發電廠(記得吧?你的電就從你的屋頂慢慢溜下來。),當我們不再需要時時開啟冷暖氣機排放更多對地球有害的氣體,我們在追尋自身健康的時候,我們同時也在培養一個更健康的地球。

 

一棟住起來感覺舒適的房子,需要多少能源呢?答案是,遠超過我們的估計。

根據德國”聯邦經濟與科技部”的統計,一般家庭有10.7%能源用在熱水供應,12.7%用在家電設備,76.6%則使用在暖氣空調上--台灣則是冷氣空調,但是不要忘了,降低溫度所需要的能源,是提高溫度所需能源的3倍。特別是這幾年台灣的冬天異常寒冷,當我觀察到除了家家必備的冷氣機以外,各種造型及大小的電暖器大熱賣—以前的冬天原本是一個較為省電的季節,但現在不靠電暖器,好像冬天也很難渡過了。當我們過度依賴人工的溫度調節,我們將耗費更多的電力,也排放出更多不友善的氣體,這是一刀兩刃的結果,到最後,是我們付出巨大代價,而地球也將傷痕累累。

 

德國在1976年開始推動”節約能源法”,經過兩次修法以後,2002年開始實施”新節約能源法”,強調整體考量建築的能源消耗量,包括建築技術及建材製造所需能源都一起列入計算。新法實施以來,每一棟新建築與部份舊建築都必需有一份”能源護照”,住戶必需明確知道包括屋牆、屋頂、窗戶與門在內,房子屋殼的隔熱有多好?空調設備的熱能損失有多高?二氧化碳的釋放值有多大?總共需要多少能源?當我看到書中附圖說明一般房子每年每平方公尺每小時空調的消耗可以由220千瓦降到15千瓦時,我只能大喊”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

 

台灣要到什麼時候,我們夢寐以求的住家,才可以由強調奢華的”豪宅”,轉變為親近大自然的”太陽房子”?

分類: 建築好好玩
發佈日期: 2009年04月03日
觀看人數: 2375
回應: 0

我要留言

Name
Email
Post
0 回應
首頁 / 上一頁